“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性安排,中央環境保護督查今年將首次覆蓋全國?!边@是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于19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透露的消息。
陳吉寧說,此次中國特色的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此前已督查16個省份,問責6400多人,今年將實現31個省份全覆蓋,推動地方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此外,中國幅員遼闊,經濟體量大,排污企業多,各地差異大,僅靠目前的監管隊伍和方式很難有效進行管理,借助新技術的應用,環保部正在實施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工程,構建覆蓋全國的環境監管執法、環境質量和重點企業在線監測、環評審批和管理、重污染天氣應急會商和應對等管理平臺?!斑@些平臺的應用將會使我們看到每一位執法者的執法過程,每一份環評報告的評估內容,每一個監測數據的歷史留痕?!?/p>
據介紹,我國正在試點建立跨區域的大氣環境管理機構和全流域的環境監管執法機構,加強區域和流域的聯防聯控,同時建立和完善不同地區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在一些重要生態功能區,推出山水林田湖大尺度的系統保護和修復計劃,試點國家公園制度。
黑臭水體整治
3月20日,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有關黑臭水體整治問題時表示,黑臭水體整治是國務院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中確定的一項重點內容,而且也有明確的時間表,但目前來看,黑臭水體整治確實任務艱巨。
2016年2月18日首次公開的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數是1861條,到2017年2月,黑臭水體總數達到了2082個,凈增221個。環保部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有46條黑臭水體所在地未啟動整治,718條黑臭水體整治方案仍在制定中。時間過半,任務完成未過半。
張波也證實,截至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張波介紹,整治黑臭水體,環保部首先通過1940個國控斷面,來識別哪個地方的水質比較差,然后再配合相應的地方政府進行整治方案的編制、項目的提煉。
“黑臭水體的問題,本質是污水直排環境的問題,再往上追,是城市環境水利設施不配套的問題,包括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廠不配套等問題?!睆埐▽Φ谝回斀浻浾哒f,黑臭水體整治有其復雜性,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市,其城市建成區管網欠賬較多,建設管網時涉及到拆遷等問題,比較復雜。
“但《水十條》明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睆埐ń榻B,圍繞黑臭水體整治,環保部還做了兩件事,一是通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進行推動。中央環保督察的黑臭水體都是重點,從目前來看,被督察的黑臭水體整治進展都比較快。
另一個是通過環境衛星等技術手段,識別了一批黑臭水體。通過環境衛星,就發現了北京等20個城市存在172個疑似黑臭水體,經過現場核實,96條已經確認為黑臭水體,并納入整治行動。此外,環保部還通過“城市水體公眾參與”微信公眾平臺等,受理了3600多條信息,辦結3474條,涉及316個黑臭水體。
“黑臭水體整治確實任務艱巨,各地要高度重視,今年年底要交差。交不了差的地方,環保部將要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睆埐ㄕf。
環保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占67.8%(目標為66.5%),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占8.6%(目標為9.2%),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開展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中,93.4%地表水型水源水質達標,84.6%地下水型水源水質達標。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保持基本穩定。
張波同時表示,“盡管全國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
水環境質量狀況不容樂觀。水質改善不平衡,少數地方水環境質量出現反彈。2016年,25個國控斷面未達到年度I-III類水質目標要求,新增22個劣Ⅴ類斷面。
張波告訴記者,下一步,環保部將以貫徹落實《水十條》為主線,強化督導考核,落實重點任務和地方主體責任。完成《水十條》2016年度實施情況考核。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推進水源規范化建設,清理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排查化工企業周邊農村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安全隱患。督促工業集聚區2017年底前完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安裝等任務。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強化黑臭水體整治,督導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同時,以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為抓手,組織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以《水污染防治法》修訂為契機,完善標準規范體系。2017年底前,核發造紙、印染等行業排污許可證,建成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以流域控制單元為基礎,統籌水域陸域,健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組織京津冀區域以水源保護、黑臭水體整治等為重點,編制實施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張波說,環保部還將優化長江經濟帶沿江產業布局,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內嚴禁新建重化工園區,中上游沿岸地區嚴控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提高流域環境承載能力。深化長江流域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大氣污染整治
環保部:京津冀區域“散亂污”企業違法,復產情況突出
19日,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近日華北地區地面氣溫回升,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相繼出現重污染天氣。
3月15日至18日,環保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環境保護部門組成的18個督查組繼續開展2+16個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專項督查。累計檢查部門、單位或企業869個,發現環境問題202個。
督查組發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企業仍頂風作案,置環保法律法規于不顧。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首先,“散亂污”企業或企業群違法違規復產。其次,部分企業違法排放或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再次,一些企業在線監控數據造假或管理混亂。
除了上述情況,督查組還發現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邢臺市隆堯縣城市管理局對道路清掃、灑水等工作監管不嚴,對委托運營的公司監管缺失。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轄區煤炭經銷戶監管工作有部署、無落實,不能提供涉煤企業清單。針對督查發現的“散亂污”企業違法違規復產、部分企業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在線監控數據造假和企業廠區揚塵污染管控不到位等問題,環保部表示均反饋地方政府勒令限時整改。